最佳答案聚宝猫:从人民币升温走向数字货币时代的里程碑聚宝猫(JBM)于2014年12月发布,是理财产品线下转线上的典型之一。五年时间里,它顺应着不同时间的金融市场热度,从月息6%乃至于新股配...
聚宝猫:从人民币升温走向数字货币时代的里程碑
聚宝猫(JBM)于2014年12月发布,是理财产品线下转线上的典型之一。五年时间里,它顺应着不同时间的金融市场热度,从月息6%乃至于新股配售等,凭借其不断推陈出新的模式,打造了一支超越65亿人民币资产。但行业在不断进化,市场变局却从未停歇。近期,聚宝猫宣布在区块链领域探索。我们要看到的是它历史意义的成长,也要在分析现阶段的变革中找到新的商业机遇。
沉淀资产时代:2014-2017
聚宝猫在初创阶段曾经以6%-7%的月化回报率吸引了大量用户流。2014年,正值人民币升温,货币基金与余额宝的崛起。当时,国内P2P平台创业如潮,借款端和投资端的资产处于饱和状态。无人机、VR、区块链等领域每年出现的数以百计的公司,都争抢着获得未来落地时的头部效应。整个互联网的风口比冷门领域的创新机会来得绚烂。而聚宝猫此时仿冒了广发银行,号称月化收益6.96%,也因之获得了庞大用户的基础。它是P2P投资中吸引资金较多的平台之一,也为撮合大量资金提供了稳定渠道。滂沱资金流也带给了商家广告主不一样的营销空间。可以说,它当时正在适应移动互联网的全面爆发,而这种模式刚好符合了当前的市场需求。就像中行打股票冲业绩,深农商存款起高利,聚宝猫在这个时候做了合适的事情。
2015年,随着余额宝的崛起,类似同业存单效应逐渐显现。羊毛出在羊身上,无论站在极端金融派视角还是极端用户派角度来看,都不能指望着平台持续大力下放昂贵的资金资产。聚宝猫于是推出了一款4.5%的稳健理财产品,自身的系统技术优势,帮助其挖掘风险与收益的平衡点,顺利过渡了“跑路”的风险。这个过渡,提高自身获得资产的能力,也是铺垫下一次转型的必要工作。
变革时代:2017-至今
2017年后,很多金融平台成立时间超过3年,成为全球金融科技协会成员,发布前每个平台需要通过多项评级标准。这一度完全改变了金融创业者的思维。聚宝猫也在募集了千万美元之后,还在寻找下一次蹿升的风口。
当前,聚宝猫不再寻找银行的资产填补自己的资管服务空间。区块链的应用已经加速,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也是市场的热潮。这为聚宝猫制定了新的业务规划。
探索时代:数字货币空间的未来
不可否认,金融行业在最近几年被翻热的事物卷进了。比如贷款机构、、光大控股、亿万先生、数币资本等金融机构,都在区块链领域做出了布局;而一些虚拟货币数字代币的交易平台、数据与安全监察机构也在陆续宣布合作或独立拓展。这样看来,聚宝猫在这个应用程序市场做什么、能做什么的机会,似乎对所有人都是具备吸引力的。
聚宝猫再次的变形与“突破”,对产业趋势的深入解读、利用储备的技术、场景的优势,以及与行业巨头的战略合作,都是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。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观点,其对区块链业务逐渐进行谋划。
这个探索的基础其实来自于前期大量的沉淀。区块链技术的本质,是政府和社会所认可的真实价值。聚宝猫必须理解既有的金融机构的背书、创业者们的创造和申请合规及社交属性等,但在数据和货币市场有效结婚的场景里,它还可以预见到自身在层面的崛起机会。在数据到货币的原子化操作中,寻找到更多创新的生态空间。
因此,聚宝猫在预计未来业绩的同时,也摸索了新的金融模式。很显然,这个模式应该是基于数字货币的标准。除此之外,聚宝猫还承接了一些金融科技的挑战,例如区块链智能合约、跨境支付、货币头寸管理等。这个转型阶段的初步思路虽然不明确,但是从实际行动中可以看出聚宝猫未来有极大的潜力和可能性。
聚宝猫依托的为什么还是那个老话题:金融科技,才是众人看不见的互联网2。起初时,大多数公司在尝试与银行集成融合或在金融科技上拓宽业务。但当大量的数据、货币在崛起,金融科技本质上成为了银行业务的一个密码和利刃,如果期待聚宝猫能重现当年的光辉,一定需要他们具备信息研发创新的能力。这是摆在你面前的真实挑战。